近期,全国多地陆续开启高温“炙烤”模式,北方以晴热暴晒为主,南方则持续高温高湿天气,闷热难耐。
(资料图片)
7月6日上午,成都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:预计成都市武侯区、锦江区、青羊区、成华区、金牛区、青白江区、高新南区、高新西区和东部新区的所有乡镇(街道)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5℃以上。
持续高温天气,有时稍不留意,可能就会中暑,还可能面临火灾等意外风险。
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可能带来的种种隐患?
这份“高温防暑问答”请查收!
首先,你需要了解什么是中暑?中暑和热射病有什么区别?
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,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,水、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,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种急症,可分为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、重症中暑。
其中,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。即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类型,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,伴有皮肤灼热、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。
中暑后怎么办?
首先,应当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,并保持通风;其次,解开其衣扣,用多种方法帮助其身体散热;再次,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夜等解暑药物,并尝试按压人中穴位等方法帮助恢复意识;最后,如果症状没有减轻,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。
中暑后能立即吹空调、洗凉水澡吗?
有的人为脱离高温环境喜欢开足空调、电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,但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,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,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。
饮食需要注意什么?
高温天气下可以适当多喝水,但口渴后不宜狂饮,可适当补充一些温开水、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,应适当补充些淡盐(糖)水,因为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丢失过多,不及时补充盐分易使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调,导致代谢紊乱。少食高油脂食物,饮食尽量清淡,还可多吃水果蔬菜,但不宜过度吃冷饮。
另外,夏季家电使用应该如何注意安全?
空调等大功率电器设备,使用时间不宜过长。不论是单位和家庭都需要安全用电,不乱拉乱接电线,不超负荷用电。
家用电器应放置在无阳光直射或阴暗的地方,保持良好通风。
如遇老旧插座和电线等,要多加关注并及时更换,以免发生短路,引发火灾。
“超长待机”后,需让电器休息一下。
高温天气行车,如何预防事故隐患?
高温天气下,车内温度很快升至60℃,这给车辆带来了不小的“烤”验。
夏季车主应尽量减少车辆暴晒时间。
不要将打火机、防晒喷雾、碳酸饮料、花露水、酒精、老花镜、放大镜、瓶装水、充电宝、手机等物品放置于车内,受热易发生膨胀。
车主应加强对车辆轮胎情况的关注,应尽量减少紧急刹车,以免加剧胎面磨损。
在高速公路行驶几小时后应注意停车,让车在合适的阴凉处休息,以便让轮胎降降温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/摄影 刘杨 部分图据 成都气象微博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世界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