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院怎么改
居民议事协商
(资料图)
居民们用废弃材料制作向日葵装饰品
“负责帮助修裁木料和施工的木工师傅原本建议直接使用新木材,既美观又能节省工序和时间。然而在居民的强烈要求下,最终木工师傅和居民们一起完成了木料的筛选,除了紫藤架主梁因为需要足够的高度晾晒衣服需重新采买外,其余80%均使用废弃木料作为原材料,达到了‘零碳花园小院’标准。”华健社会关爱中心社工李艳说。 营造项目原计划将院内一处煤棚内杂物清理干净,改建至适合摆放植物的高度并进行加固。有居民考虑到小院内的过道因为煤棚变得拥挤,不方便通行也不符合消防通道标准,提出将煤棚拆除拓宽过道,同时增加共用公共空间,进行聊天议事等功能区域划分。 对于居民的建议,华健社会关爱中心社工与23号院院长及核心居民骨干进行了议事协商,并挨家挨户深入相关居民家中沟通,最终征得居民的一致同意。 6月底,顶着近40℃的高温,拆除工程历时一周顺利完成,院内过道比原来拓宽了一半。煤棚拆除后露出的墙面进行了修补和粉刷,沿墙摆上了绿植和灭火器,既美观又打通了小院的“安全通道”。老院焕新颜
开启零碳生活
改造后的东四十二条23号院焕然一新——走进院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篆刻家雕刻的“零碳家园”彩绘,右侧墙上挂上了小院议事厅的协商议事规则、六步议事法和居民通过协商议事制定的小院公约;蓝天白云向日葵彩绘墙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观赏;院内左手边有一个漂亮的太阳能植物水景观,是居民贡献自己的老物件合力制作而成的;废弃的木条做成了白色的电表木框盖住了老旧的电表,没用的轮胎被刷成蓝色做成了轮胎多肉造型;过道里的煤棚子变成了漂亮的影壁墙,墙上、墙侧的装饰均由居民利用废弃物改造而来……居民手绘彩墙
“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决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评”的“五民群众工作法”,贯穿了东四十二条“和风化雨润门楼”社区营造项目运行全过程。不久前,门楼社区“和风化雨工作室”根据居民提议,召开了主题为“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”和“蚯蚓塔搭建”居民议事会。 居民李女士提出夏季平房院落空调使用频率高,产生的空调冷凝水较多,是否可以收集起来用于浇花,节约用水的同时还有利于花园建设。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后,参与议事的居民们不仅积极响应,还表示已经在做空调水的收集工作。 营造项目方案、源头减少垃圾、循环利用旧物……通过议事协商,居民从过去的观望者变为参与者,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。据介绍,北新桥街道门楼社区“和风化雨工作室”成立于2009年9月,在调解居民矛盾、商居纠纷、促进社区和谐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门楼社区党委书记田维荣表示,“和风化雨工作室”是居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、自我监督的基层民众自治载体。通过创新实施的“家门口”议事行动,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,协商共议院落公共事务,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。今后,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,以服务居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,真正实现社会治理人人参与、人人尽力、人人共享。 文字:李滢 图片:徐婧 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:陆璐 审核:李懿欢迎关注、转发、分享!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:
北京东城(ID:bjdongcheng_gov)
对于侵权行为,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欢迎下载北京东城APP
长按二维码识别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世界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